5月19日,成都4人参加海底捞新品品鉴活动,食后疑似河豚中毒,症状手脚麻木、头晕目眩等。
海底捞称,门店产品系无中毒风险食用河豚。海底捞回应,河豚系列产品由河豚养殖控毒核心技术中洋集团独家供应,该人工养殖河豚品种是“暗纹东方鲀”,经过11代技术改良,且连续十年通过专业机构检测,属于无中毒风险的食用级河豚,可放心食用。
成都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求证,称此事件已处理完毕,已经报上级部门。成都市场监管局也分别于5月6日和19日到门店现场确认相关产品资质及检验报告齐全。成都市场监管局鼓励消费者依法维权会全力配合调查。海底捞接到顾客反馈后,门店立即进行排查发现,河豚品鉴活动除该批顾客外没有另外顾客反馈异常,门店对当天品鉴食材封存。
河豚及其所产的卵中含有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性剧毒物质。河豚中毒潜伏期一般约为半小时至3小时,重症病例进食后10分钟即有明显中毒症状。症状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症状,随后逐渐出现面色苍白、感觉神经麻痹、头昏、四肢无力等神经症状,严重时伴有呼吸困难。重症中毒者如不及时抢救,多在1-6小时内死于呼吸麻痹,最快的可在10分钟死亡。提醒:“若怀疑或确定发生中毒,应尽快去医院就诊。”河豚中毒重在预防,不要食用河豚为好。没有足够证据说明人工饲养的河豚没有毒。
2011年7月5日,郑州市卫生局公布一次性集中消毒餐具和湿巾的抽查结果显示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第三分公司 “洁柔可湿水面纸”不合格。
2017年08月26日,四川海底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出致歉信及事情处理通报。北京劲松店、北京太阳宫店后厨出现老鼠、餐具清洗、使用及下水道疏通等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北京市食药监局高度立案调查实地情况。
2020 年 4 月 29 日,杭州海底捞富春新天地店接受杭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餐具抽检时,一个批次的筷子存在指标不合格的现象,其他茶杯、餐具等检测合格。经过对该门店从筷子清洗、储存、转送至前厅、前厅储存过程进行全流程排查分析,基本判定为筷子储存过程中导致。
2021年11月1日海底捞上海一分店,执法人员在现场抽查时,发现厨房配菜区的出菜机中查见1盒过期“捞派豆花”,上海市宝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万元。
2021年12月15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21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显示,杭州捞派餐饮有限公司第十五分公司(海底捞火锅杭州富春新天地店)使用的1批次筷子检出大肠菌群不合格。
2022年5月3日,泉州市丰泽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该地海底捞火锅店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发现,该店员工核酸检测超期,现场人员流动聚集情况,执法人员现场出具责令整改通知书,立即停业落实整改。
海底捞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的连锁品牌,创始人为张勇。1994年3月25日,四川省简阳市海底捞火锅城正式开业。2018年5月17日,海底捞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编辑:杨云